书包上的小挂件、知名IP联名产品、盲盒内的惊喜,近年来,随着“国潮文化”兴起,潮流玩偶(以下简称潮玩)凭借独特设计、趣味互动以及种类丰富,吸引了不同年龄的消费者,成为市场上的消费新热点,呈现多种跨界消费场景。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北京朝阳大悦城等商业区,大型潮玩专卖店随处可见,店内人头攒动,经常可见排队抢购的场面。
潮玩衍生产品,也称鉴赏收藏用潮玩衍生产品,是指基于某一鉴赏收藏用潮玩IP形象(IP即知识产权,IP形象指知识产权的人格化或视觉化表达)进行二次创作或延伸而产生的,供15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使用的各类潮玩概念商品,包括服装、徽章、饰品、电子产品等,同时也包括音乐、图像、书籍等文化产品。
国内潮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通过天眼查调查发现,目前全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潮玩经济相关企业超5万家。其中,2025 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3100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以9200余家潮玩经济相关企业位居首位,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8.3%;排在其后的是河南省、福建省、山东省和海南省。2024年,潮玩头部品牌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4亿元,首次破百亿元,同比增长106.9%。其中,中国内地营收79.7亿元,同比增长52.3%。《中国潮玩与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指出,中国潮玩产业总价值预计到2026年将攀升至1101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5月30日,在2025消费品标准及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上,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玩具所风评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儿童用品工作委员会秘书霍炜强表示,近年来,中国潮玩产品不但热销国内,还受到全球消费者追捧,但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跨界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卡牌、徽章、手持风扇、水杯等潮玩衍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但这些产品往往只重视IP赋能,忽略产品质量管控;二是执行标准不够清晰完善。潮玩衍生品通常是两类及以上品类跨界融合的产品,部分企业为投机取巧或者缺乏质量合规意识,只选择单独执行其中一类标准;三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问题。部分商家利用盲盒随机属性,将盲盒当作“清库存、清残品”的销售手段,还有部分盲盒不标明抽中概率,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这都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作为国内领先的儿童用品及玩具检测认证技术机构,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在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指导下,积极应对行业难题,联合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潮玩生产厂家,于2022 年3月15日制定并发布了全国首个潮玩领域团体标准—《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及类似用途产品》,引导我国潮玩产业从“无序化扩张”到“规范化发展”。随后在2024年6月,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牵头制定并发布了全国首批潮玩衍生品团体标准9项,形成涵盖核心潮玩产品及衍生品的标准体系框架。
霍炜强介绍,2024年10月至2025 年1月,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向行业征集潮玩团体标准立项建议,共征集15项。2025年2月,经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批准,《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衍生产品 服装纺织产品》等12项团体标准正式立项。2025年2月至3月,标准起草组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论文文献及行业产品情况进行搜集和调研,制定标准草稿框架,并举行线下研讨会,讨论调研结果、质量安全、产品性能等相关内容,对标准草案进行修订。2025年4月至5月,起草组整理各部分内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进行意见征求,每项标准共征集意见20条以上。经过专家论证并报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批准,与潮玩相关的10项团体标准在5月30日正式发布实施。
行业专家认为,此次发布的系列团体标准内容涵盖二次元文化用品、电子产品周边、潮流服装等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潮玩衍生品,系统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生产企业提供标准依据。标准实施后,将在3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筑牢安全环保底线,接轨国际质量基准;二是破解跨界融合难题,驱动产业创新升级;三是聚焦消费体验升级,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为推动潮玩行业质量提升,让厂家和消费者充分了解相关标准内容,本期《消费指南》杂志邀请标准起草专家,权威解读潮玩衍生品系列团体标准。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