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提升系列行动2025”在北京正式启动。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联合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四大国家级检测机构,共同发布了《2025消费品行业系列研究报告》。其中,《2025消费品行业系列研究报告-家用电器》以专业视角全面剖析了当前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报告指出,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以旧换新、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等,极大地刺激了市场需求,推动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这些政策不仅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质量优化提供了强大助力,还为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家用电器市场供需平衡,传统家电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趋于饱和,而新兴家电如智能家居、健康家电成为市场热点。发布会上,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曲宗峰指出,智能家电产业已从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为驱动居住空间数字化重构、引领品质消费升级和践行双碳战略的“创新策源地”。
在智能家电领域,AI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一大亮点。报告显示,以海尔智家发布的HomeGPT家庭垂域大模型为例,该模型通过与硬件产品的深度结合,实现了全屋智能协同与场景定制。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触发烹饪曲线生成、全周期睡眠管理、安防监控等功能,并享受更自然的交互体验。
一体化、节能、健康等新型领域成为家电产品的新热点。报告预测,随着家庭大脑、能源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家电将向两大方向演进。一是场景融合:薄嵌式设计推动家电与家装一体化,2025年嵌入式产品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30%;二是绿色革命:碳足迹可视化技术普及后,节能认证等级或成高端产品定价核心参数,带动绿色家电溢价能力提升20%。
报告显示,以海尔、美的、格力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品类中实现了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升级。例如,海尔智能保鲜冰箱通过IEC国际保鲜标准认证,以精准控温技术延长食材保鲜周期;美的智能薄嵌餐边柜冰箱搭载AI算法,实现超静音运行下的食材智能管理与个性化服务;海尔洗衣机创新应用智能感知系统,兼顾高效清洁与节能环保。
报告还指出,尽管技术进步显著,智能家电的推广仍面临兼容性、数据安全与伦理合规等挑战。不同品牌设备间的互不兼容导致用户体验割裂,企业内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融合壁垒高。此外,随着智能家电的普及,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成为关键问题。部分产品在收集用户数据时缺乏明确的隐私政策和授权机制,存在数据泄露风险。
针对AI伦理与算法透明度问题,报告也给出了解决方案。检测机构可引入LIME、SHAP等可解释性AI技术,对设备决策逻辑进行可视化审计,企业建立用户数据“一键禁用”机制,确保符合ISO/IEC 24028国际伦理标准。
《2025消费品行业系列研究报告-家用电器》的发布,不仅为企业战略决策和消费者理性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行业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创新活力指明了方向。随着智能家电技术的不断突破与行业标准的完善,中国家电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