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尽量减少使用PP材质奶瓶

2022-06-29
“微塑料”,简称微塑,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实际上,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微塑料的危害往往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对于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
根据美国学术期刊《自然-食品(Nature Food)》杂志在2020年发表的研究,如果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婴儿配方奶粉冲调程序,用不低于70℃的水、用聚丙烯(PP)材质或含PP材质的奶瓶,来冲调配方奶粉,会产生大量微塑颗粒,远超普通饮用水限值和WHO建议的限值。
由于配方奶或母乳是12个月内婴儿的主要食物来源,而PP奶瓶是冲调配方奶或者盛装母乳的常见容器,导致婴儿日均微塑摄入量为1,580,000个/人/天,而成年人的微塑日均摄入量为600个/人/天。婴儿的微塑暴露风险为成年人的2600多倍。
此外,由于PP奶瓶普及度较高,发达地区的婴儿微塑暴露风险高于非发达地区。欧洲和北美的婴儿日均微塑暴露量位居前两位,这与更多地使用PP奶瓶及相关制品有关。
研究表明,使用PP奶瓶冲调奶粉后释放的微塑颗粒尺寸范围主要为1~10μm,与普通饮用水中发现的微塑颗粒尺寸范围一致。该尺寸的微塑颗粒肉眼不可见,但可以通过饮用或食用摄入人体。根据组织学的研究,10μm及以下的颗粒物会通过吞噬作用被细胞吸收,3μm及以下的颗粒物会直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基质。因此奶瓶释放的微塑颗粒理论上大部分都处在人体组织可以吸收的颗粒尺度范围内。
微塑料对人体的潜在毒性研究在近几年刚刚起步,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和体外组织学实验上,研究结果普遍显示或存在潜在危害风险,但对低剂量的慢性毒性尚缺乏研究数据。
SGS通过实验,可以有效表征不同材质奶瓶颗粒物释放量的差异,并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了PP材质奶瓶释放微塑料的潜在风险。检测的奶瓶释放微粒的数量和粒度分布均和文献所述相符,即使用PP奶瓶会增大微粒暴露风险,PP奶瓶释放的微粒数量大,且理论上会被人体组织吸收。不过,微塑料暴露的长期和慢性的毒性研究目前尚缺乏数据。
婴幼儿在地上爬,啃咬塑料玩具,以及使用奶瓶、塑料餐具,都会暴露在塑料环境中。有研究团队结合全球48个国家或地区的婴儿瓶喂比例和配方奶摄入量,推算出瓶喂的婴儿在出生后的头一年里,平均每天摄入的微塑料颗粒达158万之多,这一数据比之前研究估算出的成人摄入量要平均高出10倍以上。但是,2021年,纽约大学的实验人员分析了6名婴儿和10位成人的粪便后发现:婴儿粪便中的微塑料的含量,要比成人高出10~20倍。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