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网络购物 当心“图片”变“图骗”

2022-01-15

网络购物 当心“图片”变“图骗”

  一款女装外套在“双11”刚成为爆款,不久后其他电商平台上就悄然出现几百种“同款”;一件面料考究的中式礼服,图片一模一样,不同平台的商家售价却相差10倍。目前,在多个电商平台上,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表面看起来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背后却是“同款同图不同质”,消费投诉频发。

  盛女士就遇到了这种“图骗”。她在杭州开了一家淘宝服装店,有些原创服装就用自己当模特展示款型。其中一张“千鸟格双面尼羊毛女装外套”模特图片,通过图片检索发现,在其他社交电商平台被盗用了330多次,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店,大多数从主页的展示图片到详情说明、衣服尺码均与其店铺中的一模一样。为了做到逼真,有些店铺连盛女士设计这款衣服的签名手绘图也一并搬运走。

图片

  混乱的搜索结果导致消费者被严重分流。这款原创设计的爆款双面羊毛大衣销量断崖式下跌,2017年曾在大促期间销售3万单,2020年大促期间只卖了700多件。盛女士发现,不少盗图店铺的页面显示销量已突破10万件。

  这种现象对坚持原创的店铺影响最大。周先生的服装原创品牌店铺主打高端中式服装,其面料使用“香云纱”,一种纯植物染料制成的丝绸面料,价格不菲。从2020年开始,随着其他社交平台网店卖家频频盗用图片,周先生的店铺销量大幅下滑。他特地去盗图店铺买了一件“同款”,上手一摸就知道是完全不同的材质,盗图店铺采用了尼龙面料,售价只有80元。而周先生店铺里采用“香云纱”面料的衣服要800元一件。周先生无奈地质疑,“这能是一样的质量吗”?

图片

在淘宝平台,来自江苏、广东、浙江等多地原创商家反映称,自家店铺的爆款图被肆意抄袭,甚至被整店照搬到其他平台,导致自家原创店销量损失惨重。而跨平台维权投诉经常是陷入无解困局,商家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爆款产品成为别人的商机。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资深律师刘彬认为,网店盗图抄店的最终目的就是误导消费者产生信息混淆,让消费者无法判断商品的真假和质量优劣这会严重伤害整个商业环境和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他说:“盗图抄店如不加强严惩,将对国家数字经济的创新土壤带来严重伤害。长此以往,原创商家的心血付诸东流,劣币驱逐良币,最后就都没人创新做原创了。”

盗抄已成产业链

         在新消费时代,商品的核心符号不仅包括商标,还有直接让消费者感知的商品图片、评价、网店的装潢风格等信息内容。所以,原创商家为此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只为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目光,但“盗图抄店”行为让原创者的努力都打了水漂。

  在广东东莞,王先生经营一家走轻奢风女装的天猫店,7年积累了54万多粉丝。为打造网红爆款,店铺每年拍照成本超300万元,平均每月花费25-30万。因其销量快速上升,引发不良店铺的跟风抄袭。“有的盗图商家一年可以赚两三千万,因为盗图的没有库存、拍摄成本,只负责运营卖货。”他说。

  浙江绍兴的严先生也开了一家天猫店,其窗帘的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严先生说,为了突出每一款窗帘的适用场景,他花费60万元自建专业摄影棚,每年仅用于拍摄产品、制作商品详情页等投入,就达100多万元。然而,店铺内的爆款窗帘,成为大量社交电商平台网店盗图的重灾区商品类目,图片和整个商品的网页设计在其他平台被反复抄袭,甚至连甲醛检测合格证书也被照搬,上面的企业名称也不改,赤祼祼的盗抄行为严重影响了自己店铺的经营。

  网店跨平台盗图究竟有多严重?有的盗图网店甚至会摇身成“批发商”-盗取全店商品图后,海量出售伪劣仿品,还形成了产业链,为其他商家供货。

图片


更隐秘的新型售假

       网店盗图抄店乱象不仅抢走原创店铺的流量和销量,更严重的是损害其声誉,打击了原创商家的初心,让部分原创店铺心灰意冷,甚至一度有不再做原创上新的念头。“创新创意是立足之本,但我们好的原创设计经常一上线就被抄袭盗图,在社交电商平台上尤为明显。”广州一家潮牌网店粗略统计发现,跨平台盗图侵权商家近百家,其中17家侵权严重,合计销量额已超过亿元。

        盗图的危害还不止于此,多家店铺表示,他们经常收到一些买家寄来在其他平台购买的仿冒货并要求退货。“有的恶意买家,从某网店和我们淘宝店各买一件衣服,然后从我们的衣服上拆下洗水唛,缝到某网店的仿品上,再以此退货给我们。

  王先生的店铺在2021年退货率普遍增加10到15个点。8月份,其店铺退货率超过60%。“2021年销售额一个多亿,利润不足200万元,而盗图店铺却赚得盆满钵满,这样谁还去实拍做原创?”

  有商家指出,盗图抄店乱象本质上是一种更为隐秘的新型售假方式:“消费者在使用识图功能时,很容易被其他平台盗图店铺的链接吸引走,产生混淆,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这类恶意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原创中小商家创新造成的打击损害是毁灭性的,不仅会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还会阻碍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不少卖家表示,对跨平台盗图抄店乱象应加强治理,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查处力度。“若对这种反复恶意不正当竞争行为一再放任,坚持原创的创新力量只会越来越少”。

图片


跨平台维权还是“洼地”

         刘彬认为,跨平台盗图抄店从形式上看仅仅是盗图行为,但实质上是恶意抢占了他人店铺“流量”,误导消费者,抢占了他人店铺客源。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原创商家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一种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盗图网店卖家盗用原创图片不是冲这张图片,而是背后隐藏的巨大商机。通过这些原创图,可以让消费者误认为网店所卖商品与原创正品网店是同款,这样就能获取更多交易机会。

  2021年6月,江苏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全国首例网店跨平台盗图不正当竞争案。面对调查人员的询问,被举报商家承认,“之所以盗图是因为原创的店图拍得好、销量大、好卖,就直接整体盗用了他的店铺”。

  多名原创商家介绍,对于正规电商平台的盗图抄店治理,大多有原创保护平台机制和通道,只要发现被盗图,通过原创保护平台投诉,就能快速得到处理,但也有一些缺乏维权通道和机制的社交电商平台,为了平台自身流量和消费者订单量增长,甚至给商家提供付费的盗图软件和造假的刷单工具,变相帮助和鼓励商家盗图抄店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旦原创商家遇到这类平台卖家,跨平台投诉时就会遭遇投诉无门的尴尬境遇。

  盛女士介绍称,女装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一个爆款的生命周期也就一两个月时间,“在多次跨平台投诉后,长时间都得不到处理意见和进展,销售旺季也过了。”她曾经准备好手绘设计图和原创证明,却在一家大型社交电商平台上根本找不到相应的投诉入口。

  周先生对社交电商平台没有通畅投诉维权通道和机制的问题也深有体会,他曾试图向其他平台进行投诉,等待期常常多达一两个月。他坦言,如果所有被盗图片全部投诉,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成本巨大,而赔偿额度往往极低,“图片删了还可以变着法子再上新的产品链接,相当于没有‘犯罪成本’。”

  至于诉讼维权,部分商家表示,自身缺乏法律知识基础,需要聘请专业律师,即使不计较成本,漫长复杂的司法诉讼程序也让很多商家望而却步。

  商家和法律专家都希望各大电商平台能有协同处理机制,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加大对屡教不改反复盗图抄店商家的查处力度,遏制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的店铺抄袭及爆款剽窃行为,对恶意卖家违法行为放任不管、甚至为平台内商家提供盗图工具或者为盗图行为提供激励、变相激励的,应依法追究相应平台的法律责任。

图片


来源:《消费指南》杂志2022年第1期 总第255期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