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安全提醒|怎样安全食用贝类

2020-03-14 市说新语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粪--口方式传播。该病季节性明显,多发于冬春季节,已有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贝类为滤食性生物,在滤食水中饵料时,容易在体内富集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在贝类体内不能繁殖引起贝类自身患病,但可在贝类体内高浓度富集并可存活15天以上。消费者用沸水加热贝类5分钟,甲型肝炎病毒即可失去活性;如果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受到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贝类,就会增加感染该病毒的风险。

消费者应通过超市、大型批发市场等正规经营渠道,选购来源可靠、养殖水域洁净且符合安全标准的贝类。

一是“一看、二触、三嗅、四听”。一看外形,选择大小均匀、外壳颜色较一致、有光泽的贝类。二触肢体,鲜活贝类用手触摸时,贝壳能闭合或外露肌体能缩回体内。三嗅气味,新鲜贝类应有其特有的气味,如发臭或有异味,说明已不新鲜。四听声音,拿起贝类轻轻摇晃,如听到啪啪声,说明可能是空壳或有沙石。

二是不在污染区域采食贝类产品。沿海地区居民,不要在容易受到陆源污染的排水口(如电厂冷凝水、生活污水)或河道入海口附近“赶海”,打捞或采食贝类产品。

三是贝类要低温贮存并尽快食用

沿海地区居民在食用贝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注意制作卫生,蒸熟煮透。要保证加工制作贝类的卫生条件,蒸熟煮透,不生吃、半生吃或腌制后直接食用贝类。

二是不要食用贝类消化腺等内脏。

三是吃贝类要适量,一次不宜过多。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