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地理标志——食品安全

2015-11-12 admin
一枝红杏出北寨

夏山/文

      2014年10月,北寨红杏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地理标志品牌效应推动下,这小小的红杏将给当地村民带来更美好幸福的生活。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北京平谷区南独乐河镇最北端,地处深山区的北寨村因杏而得名,村民因杏而得福。
从两棵野生杏树,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嫁接培育、科学种植,再到如今形成产业化发展,北寨村将红杏做成了一张代表当地经济发展实力的“美丽名片”。
 
一粒种子落北寨
       北寨村的红杏并不是一开始就闻名。
       据传,在这个明代建成的小山村,不知何时的一阵风将一颗红杏的种子吹落在北寨庙沟的山坡上,第一代红杏从此在这里扎下了根。
       由于北寨村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区,海拔在135~150米,四周森林覆盖率高达95%,且白天日照充足,天然的“避暑氧吧”有了滋润养育这颗红杏种子的独特的自然小气候。经过北寨村绿色环保的水土养育,野生种子产生芽变,最终结出了味甘甜美、毫无酸涩、金色透红、肉厚多汁的果实,与周围山杏大不相同。
       百年沉静的生长,北寨村的红杏树始终不为人所知。幸运地是,在上世纪50年代,当地人在村北山坡上发现了这两株野山杏,从此这具有山间灵性的野山杏开始散发出它的魅力。经过了30年的人工种植,由树龄高达100余年的杏树王嫁接出的杏树,汲取山地精华,不断繁衍,在北寨村初具规模。但受条件、技术的制约,这个时期的北寨红杏的种植科学性还不强。
       直至1982年,经过种植专家的科学嫁接培育,北寨红杏发生了新的变化,品质得到大幅提升,逐渐发展成土生土长的优质果品和名满京城的红杏之王。
       如今,在两棵分别名为“红杏王”和“幸运树”的杏树王的见证下,北寨红杏从“生在山中人未识”早已变成“北寨处处有红杏”,“北寨红杏”被发展成为了当地的重要产业。
 
科学种植育红杏
       虽然北寨拥有近百年的红杏栽培历史,但过去多为野生山杏,以老杂果树种植为主,种植面积不足百亩,种植规模小,种植方法也不够科学。上世纪80年代初,该村利用本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大力发展红杏生产,请专家对野生山杏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嫁接培育,扩大种植面积。
       1982年,北寨红杏被市果品鉴定协会评定为名、特、优农产品;1995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按都市型农业发展要求,优化品种,引进国内外100个杏品种树200多棵,包括匈牙利的鸡蛋杏、新疆的小白杏、河北的顺龙金杏等,果品品质不断提升。
       2001年,“北寨红杏标准化示范区”获批,北寨村建立起了农业生产物资统一采购供应制度。2004年,北寨红杏示范基地被正式批准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年,当地将130多公顷荒滩复垦出来,新栽红杏8万多株,建成了高标准红杏产业示范区。
       2006年,为促进北寨红杏的产业化发展,实现果农持续增收致富和生产管理技术的规范化,北寨红杏检测中心实验室成立。检测中心实验室合作社统一安排检测时间、检测项目、统一公布检测结果,定期检测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及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定期对果品含糖量等元素进行检测,提高广大果农的精品意识,同时也为北寨红杏分级管理和销售提供第一手资料。管理技术化手段的实施取得良好效果,北寨红杏的品质得到了不断提升。据检测,北寨红杏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果糖、果酸、蛋白质、钙、磷和钾等多种营养成分,鲜食不伤胃,含糖量高达12%~16.5%,特别是该杏均为干核甜仁,长期食用还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北寨红杏独特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其惟一性的品质特色,如果将红杏移出北寨村种植,其味道、质量都将会发生改变,似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灵气。也正因此,北寨红杏还被评为“北京市惟一性果品”。
       为更好地将北寨红杏做成名牌、做成品牌,使其品质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得到更好的发展保障,由平谷区质监局、南独乐河镇政府、区农委、北寨村委会等部门组成了申请“北寨红杏”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组,搜集整理了原产地北寨村情况、种植环境、种植技术、果品质量等独特性方面的相关资料,正式开启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
       2014年10月,北寨红杏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为北京市平谷区北寨村现辖行政区域,品种为当地原生品种,立地条件要求:土壤类型为淋溶褐土。土壤质地为轻壤,pH值5.4至6.8,土层厚度≥30cm,土壤有机质含量≥1.5%。要求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分批采收,并在非雨天露水干后采摘。其感官特色为:果大形圆,皮薄肉厚,果肉橘黄色,成熟时着红晕,酸甜适口;理化指标为:单果重≥5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总酸含量≤1.45%。
 
产业助推出山寨
       1997年,北寨村从长远利益出发,将村内所种杏树全部改为红杏,同时抓住北京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机遇,调整全村果树地承包年限,从每4年调整一次,定为20年不变。为以独特的品质和特色占领更多市场,北寨红杏开始探索产业化发展之路。
       北寨村红杏种植以山地为主,多年来,缺水现象严重影响了红杏的质量和产业发展的规模。针对这一关键性难题,北寨村先是投资10余万元,在山坡上修建了1个蓄水量470立方米的大型水窖、20个蓄水量20立方米的水窖。后又及时更换老化的深井水泵,配置低变频管道供水系统,一系列举措为北寨红杏带来了发展的甘露,从根本上解决了红杏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此外,当地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集高标准红杏产业示范区和红杏生产、采摘、销售、民俗旅游及山场资源开发于一体的“北寨红杏农事体验园”,园内修建有总长8000米的村级公路和果园田间路,彻底解决了自产水果的运销难问题;260平方米的红杏包装车间和210平方米的保鲜库,同时解决了红杏的储存、运输问题。
       2002年6月,第一届北寨红杏采摘节隆重开幕,此举标志着北寨红杏再一次登上产业升级的新台阶。多年来,北寨村大力实施品牌促发展战略,推出品红杏、红色旅游、感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增强了招商引资的活力,带动了民俗旅游事业的发展,逐步建成以“北寨红杏”带动生态发展的北京新品牌性乡村旅游区,北寨成为了市级民俗旅游村。
       据了解,为更好地宣传北寨红杏文化,北寨村将形成标准化北寨民俗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以民俗旅游文化、健康生活文化、红色敬仰文化、杏产品创意文化、杏科普文化等为主题的常年周期性活动,拓展北寨旅游市场。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发挥北寨红杏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品牌带动效应,改造升级农业经营设施,包括果品分级、果品包装、果品后期企业性开发、产品性开发等,初步形成跨区域合作建设现代化观光农业的发展格局。产业化的发展使北寨村的红杏产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阶段。截止到2014年,北寨村的红杏种植面积已达600余公顷,年产量达到60万公斤左右。
       通过产业化的精耕细作,北寨村的这枝红杏已经不仅仅伸出了村庄,还伸到了北京城内,在不久的将来还将伸向更广阔的市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