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 官方网站

汽车风尚——汽车产能真的过剩了吗

2015-10-14 admin
汽车产能真的过剩了吗

                            □ citizen/文
 

        中国汽车高速增长的盛宴在2015年戛然而止。车市疲软,增速反转之下,汽车行业也暗流涌动:一方面,多家主流车企争先恐后地掀起了降价潮;另一方面,包括长安福特、宝马等车企宣布减产以缓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行业内,关于汽车产能过剩的论调又一次地涌现,而在年初还对车市前景颇有信心的业界人士也开始了担心,中国汽车市场产能真的过剩了吗,行业会就此迎来发展的拐点吗?
 
减产与扩能并行
       “我们看到过去几个月中,经销商展厅客流量有所下降。但降价没有必要,因为福特的产品非常出色,我希望福特车保持它们的价值。倘若市场出现疲软,我们将削减产出。”福特亚太区域总裁萧达伟近日对媒体表示,小幅削减在中国产能,是作为对竞争对手价格战和市场走缓的回应。
        比起福特的减产,去年底被经销商集体索要补贴的宝马似乎行动得更早。在萧达伟之前,宝马中国CEO安格就已公开表示,公司业已在中国削减产出,减少向经销商供应车辆,二季度仍将如此。据悉,早在今年4月,宝马就已经调低了今年二季度的销量目标,此举意味着宝马成为了今年首家调整产销计划的企业。
        产销平衡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当销售疲软时减少产出正在成为当下车企无奈的选择。相比宝马和长安福特主动承认减产的事实,更多的车企则是悄悄减产。根据中国乘联会的数据,2014年的销量冠军一汽大众,产量同比下降25%,位居车企减产榜首;美系阵营中上海通用以23.1%的降幅排名车企减产榜第二;日系品牌方面,东风日产也出现20.9%的产量大幅下滑。
        为何车企纷纷减产?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今年以来车市疲软超乎预期,年初各车企制定的产销计划有些过高。
        但在车企纷纷减产的当口,扩大产能的步伐却并未止步。5月24日,上海大众规划年产能30万辆的长沙工厂举行了建成暨首辆轿车下线仪式。上海大众表示,长沙工厂的建成,不仅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大众汽车的产能升级,也将促进上海大众在中部地区的布局。
        不仅仅是上海大众,就连宣布减产的长安福特也依然不会改变其产能扩张规划。萧达伟表示,从2011年至今,福特在中国年产能约增长了4倍,到2015年底将提升至190万辆。与此类似的是,悄悄减产25%的上海通用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宣布,至2018年向中国投资140亿美元,兴建5家新整车厂和2家零部件工厂。
        与此同时,广汽和丰田也宣布启动阶段产能为10万辆的广汽丰田第三生产线建设,并于2017年内投入运营。这是丰田汽车自2012年暂停在全球新增整车产能的步伐后的再度扩产。几乎在丰田宣布扩产同时,长安汽车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60亿元,用于长安汽车新增产能建设。
        市场疲软之下,车企减产潮与产能扩充潮并行。“在全国1.4亿台的总汽车保有量中,7.5亿城镇人口大概拥有1亿到1.2亿台,千人保有量在130到160台水平。参照其他亚洲发达国家经验,离千人400台还有很大距离。”安永咨询汽车业务总监吴晶辉表示,产能过剩需要从区域差异来考虑,大城市密集的生活方式造成车辆平均年驾乘里程远低于发达国家,而道路设施不足造成的拥堵,各地采取的限购等措施,阻碍了汽车行业产能的释放。
 
无奈的“价格战”
        “当前的价格战其实是产能消化战”,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说,当前车市的价格战,发起者及跟随者都是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产销规模位居前列的车企。他表示,上述车企在2012年前后预计市场会继续迅速扩大而决定进行大规模投资,而建厂到投产需要约3年时间。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开始逐渐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8.9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尽管车市总体仍然保持缓慢增速,但同比增幅已经开始回落。
        事实上,各大车企在年初制定销量目标时对增长放缓的态势已有预期,但一季度销量增幅的同比回落还是大大出乎预料。崔东树表示,厂家的全年产销计划制定得过高,这也是导致车企开打价格战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看来,“产能过剩”并不能一概而论。他指出,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况,有的企业库存积压严重,但有的品牌产能还严重不足,还在不断建新厂,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合资品牌在中国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5%,而自主品牌仅为65%。“合资企业产能是不够吃,自主品牌则是吃撑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表示,合资品牌的下探,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并未影响相应的产能扩张计划,自主品牌产能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愈演愈烈。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看来,随着价格战等压力的传导,规模较小的民营自主品牌和销量较小的合资品牌,最终将成为承压者。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国内汽车产业的集中度会不断提高,汽车市场竞争将会从几十家企业逐步变成十几家甚至十家以内。
  
激活“好产能”
        面对降价、减产与扩产同步并行的状态,如何充分利用产能,并实现合理发展成为车企面临的新课题。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广汽丰田累计销售8.15万辆,同比增长5.8%,增幅明显放缓。此时做出产能扩张的举动是否不合时宜?“广汽丰田现有的两个工厂产能为38万辆,今年的目标销量为40万辆”,广汽丰田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广汽丰田的产能利用率非常高,并且按照明年50万辆的规划,将面临产能不足的局面,因此建设第三生产线将有效扩充广汽丰田的整体产能。
        据悉,广汽丰田第三生产线将侧重于生产雷凌、致炫等小型车产品,从而帮助广汽丰田产品线进一步优化并迅速提升销量。同时还将导入TNGA丰田新全球架构战略,在降低投资的同时,缩短产品研发时间,推出适合本土化需求的产品。
        与广汽丰田瞄准小型车的做法类似,比亚迪也打算将新增产能聚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方面透露,计划通过非公开增发的方式从市场募集资金,以支持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
         除了更有针对性地扩张产能外,当前车企也开始注重激活闲置产能,使之发挥更大潜力。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长安自主乘用车销量为39.73万辆,同比增长为48%,成为增速最快的中国品牌。对于长安汽车高速提升的销量,长安汽车开始采用合资品牌代工的方式来缓解产能的不足,其中位于深圳的长安PSA工厂已经代工了长安逸动纯电动版车型,长安全新奔奔则由长安铃木代工,长安悦翔V3则由哈飞汽车代工。
         对此张志勇表示,长安集团建设新基地、新工厂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而且投资巨大。如果个别产品产能不足,而合资企业有剩余产能,完全可通过内部协调。这样可以增加单一平台车型的销售规模,又能避免建厂所带来的风险。
 
“堵”还是“疏”
        “在经过了连续几年的高增长后,我国汽车产业虽已进入平稳期,但产能增速却并未放缓,出现产能过剩是必然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当前经销商库存高,车市爆发的价格战,都说明对当前汽车行业的产能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今年发布的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可以看作是国家政策层面试图抑制汽车产能过剩的明确信号。相比此前对外资投资政策项目持开放态度不同,该目录除了对关键性汽车零部件研发和制造的投资实施鼓励政策外,将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和摩托车制造的投资,均列为限制类项目。    
        然而,对于当前限制产能的措施,汽车业界却有着不同的声音。国泰君安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张欣表示,“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淡化对产能及其利用率的考量,产能大小及如何利用那是企业所有者去考虑的问题。”
        措施防范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危机,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使当前国内汽车行业的产能充分应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中,将汽车列入12个行业之一。汽车产业要化解产能过剩,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用汽车市场,推动出口;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要设立汽车生产厂和组装厂,从产品输出转向产业输出、能力输出。
        事实上,沃尔沃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向美国出口中国制造的S60轿车,沃尔沃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柳燕认为,除了美国,未来在中国生产的沃尔沃汽车还将出口到其他海外市场,从而实现沃尔沃全球市场份额。她坦言,如果仅限于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未来肯定会陷入产能过剩的危机中。
        无独有偶,神龙汽车目前正以东风标致408为蓝本,打造进军东盟市场的首款战略车型。值得一提的是,神龙公司早在今年5月在马来西亚启动第一台车的装配,10月份开始量产。在此之后,东风标致3008及东风雪铁龙C3-XR有望陆续实现出口。    
       与沃尔沃和PSA不同,更多跨国车企对以中国作为其公司可能的未来出口平台持保留态度。宝马董事伊恩·罗伯逊表示,目前在中国的产能基本仅支持本地市场,暂时尚未决定从中国出口汽车。
      “合资车企除非在海外具有明显竞争力,否则很难实现出口”,某合资车企负责人表示,当前合资车企的产品大多依靠外方导入,而我国规定合资车企业外资持股上限为50%的政策,使得外资车企并不希望在出口的过程中,与中方伙伴分享一半的收益。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5919658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